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谈书法

 
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评论家)
相比“小”字,“大”字在相同尺幅中用时短、下笔“劲爽”,加上为吸引他人注意力的心理,这“大”在当代也就暗含“燥”的成分了。“燥”从“大”的方面讲,不是中国传统的要求,而是西方的。西方的东西有积极成分,但在某些方面,我们中国人把它们错误的理解了,比如西方艺术强调修饰美、外在美,所以要吸引人的眼球、要有视觉冲击力。但并不是所有大的就是美的,就是吸引人的眼球的。清人沈宗骞曾讲:“凡事物能垂久远者,必不徒尚华美之观,而要有切实之体。”切实之体就是内在美。例如,林散之老老实实按照传统套路习书几十年,但他的书法并不太强调结体的形式美感,而是强调内在的丰富变化,这就是内在美。这内在的丰富变化的创造与欣赏不仅要求艺术家本身有修养、有功力,而且要求欣赏者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功力。否则,欣赏者只能看到诸如这一笔画很粗、那一颜色很艳的外在形式。
学者字较为强调“润”,润的格调还是要高一些。但是太润就容易“骨嫩”,润燥兼有为最佳,要适中,过犹不及。越燥越燥,燥时让心情平静下来,缓缓写出,可以消解燥。
迟与速,也即快与慢。我个人更喜欢慢一些,慢显得稳重、迟重一些。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但画一尺树,更不可令有半寸之直,须笔笔转去。此秘诀也。”“笔笔转去”就是要求笔法的丰富。笔法的丰富需要用笔的迟、用笔的缓。快,尤其是一滑而过,缺乏内涵。但也不要一味强调慢,为了慢而慢,那就缺乏精神,古人称之为“骨痴”。孙过庭《书谱》云:“专溺于迟,终爽绝伦之妙。”刘墉的字厚重但乏风采,想必太慢,王文治的字嫩而无骨,想必太快,这都是缺陷。慢要有道理的慢,将技巧表现出来,反映内心的精神状态。例如黄宾虹晚年追求笔墨之美,就慢了下来,慢的是有道理的。慢是把技巧弄懂了,该提的提,该按的按,将笔法丰富起来。刘熙载《艺概》说:“提者,按之谓也。按者,提之谓也。”提时有按的感觉,这样就显得深沉。按的时候有提的感觉,这就微妙。提中有按、按中有提,就必须慢下来,一扫而过,就失却了此种感觉,没有这种感觉,字也写不好。但是若一味有意识地的慢,那反而把字写坏了。
太快易伤润,表现为燥,它不能养性,中国古代文人讲究养性,都是缓缓的、慢慢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讲究“慢”, “语”和“文”是分开的,文中加“之乎者也”。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这“之”字和“也”字加上,语速就慢了下来。太快速,肯定不会文绉绉。   
迟与速、燥与润还反映人的性格问题,性格迟缓的人出笔也是迟缓的。傅抱石,性格急躁、喝酒抽烟、有时还骂人,他的画就快,狂风暴雨似的。如果让他去慢,就把他的性格给压抑住了,那就画不好了。所以傅抱石画工笔画就不如陈之佛,陈之佛的字画都是较为文秀的,如让他画傅抱石风格的,他也画不出来。陈之佛出身富贵人家,性格较慢,又去日本留学,当时婚姻自由,其周围朋友有不少离婚的,陈之佛的老婆虽然是小脚女人,但他们却相守一生,从这个角度也能反映陈之佛的性格温润,所以他的书法绘画也就沉稳。他的工笔画在当时是第一把手,至今在工笔画方面能超越陈之佛的也鲜见。


©2015-2030 3w2n.com  软件版本号:字体转换器正式版 v2.0.2    

万字网提供的字体转换器在线转换和生成工具仅为字体预览和学习之用,如需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字体制作公司购买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