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宋代大书法家苏轼说过一句执笔无定法之后,各种执笔法众说纷纭,似乎执笔可绝对自由,但是苏轼紧接着这句话后还讲了句要使虚而宽,这实际上就是无定法中的定法,即要使笔运用自如而得心应手,不能执得太实太死,这样就妨碍了笔在纸上的运动。历代流传的执笔法很多,有撮管法、拟管法、单钩法、揸管法、回腕法等,但是我们认为最合理、最适用的还是五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相传是二王留下来的,唐朝陆希声作了概括性的阐明:恹、押、钩、格、抵。所以,又称五字执笔法,即五指互相配合,互为作用。 恹用大拇指的上节紧贴笔管内侧,略斜而仰,好象吹笛子时压住笛孔一样。 五指执笔法的优点就在于它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五个手指的功能,能把笔杆执稳,在书写中灵活运笔,适宜书写各种书体,同时还可以随时调节执笔位置的高低,使之运转进退自如。 在谈了五指执笔法后,再介绍一些其它的执笔法以作参考。 三指执笔法,又称单钩法。即用大拇指与食指捏住笔管,中指在笔管内侧抵住,无名指不能接触笔管和小指依次贴在中指的后面。笔与纸面可以保持九十度,灵活性较大。但缺点是对笔的控制欠严谨,笔管下半截有很大的空隙,不宜写较小的字。 平复执笔法,也是一种传统执笔法,是把无名指由里移动到笔管的外面,和食指、中指并列,小指贴在无名指的下面,这样就使掌心更加空虚。 捻管执笔法,是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捏住笔管的笔头来写,是高捉笔管最高的限度。这种执笔法局限性较大,对于缺乏书法功力的人来说,难以掌握运笔的幅度,五指用力不均。用它写大幅的行草则较适宜。 揸管执笔法,揸笔也称提斗、抓笔,用大拇指夹住左边,其余四指满握住右边,用大拇指起抵拒作用,这适宜于写特大的字,如巨幅横匾、大型标语等。 执笔的高低问题也应注意,从前有人主张执得高,甚至执在笔管的顶端,叫高捉管。反之有主张执得低的,叫低捉管。但我们认为执笔的高低应根据书写的大小来定。究竟应执得多高多低,既要看笔管长短和所写字的大小,同时又应以书写者自己的体验去测定合适度,以运笔自如,便于发挥为好。 二、腕法 掌握了正确的执笔法后,还要注意腕法,只有使指力和腕力很好地配合,协调运作,写出字来才能有力度和气度。腕法的要求是八个字:指实、掌虚、腕平、掌竖。 指实,就是手指执住笔管要着实,每个指头都要互相配合,达到五指齐力的要求。书写是用力协调和谐,紧松适宜,得心应手。不宜太紧,也不可太松。手指执得过紧,就使用笔变得僵硬,同时也很吃力,时间一长就会感到手指发麻而不听使唤。因为毛笔是柔性的,执得太紧就不能发挥毛笔特有的功能。传说有次王献之在写字,其父王羲之从背后猛地用力去拔笔,没有拔掉,就说王献之日后必有成就。这实际上是个错误的传说,且不说它的真实性如何。如这样拼命地执紧笔杆,还谈得上什么运笔自如,灵活潇洒。所以清代书法家包世臣曾说:握之太紧,力止在管,而不往毫端,其书必抛筋露骨,枯而且弱。 掌虚,就是不让手指紧贴掌心,掌心应是虚空的。这样手指与笔管才能转动进退。前人曾要求手掌中能放一个鸡蛋,这虽是种夸张的讲法,但说明了掌心一定要有空间距离。如让手指紧贴掌心,就阻碍了手指与笔管的运动。 腕平,就是指手腕与纸面要保持相对平衡,使笔管保持垂直,这样是为了便于运腕,使腕左右前后地运动,即可四面铺毫,八面出锋。如果腕不平,或上翘下俯,毛笔就不能在纸上自由地运转,直接影响书写效果。 掌竖,就是手掌要竖起,使腕与纸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使笔锋垂直,便于运笔起势,不致笔画偏斜。另外,如果掌不竖起而紧贴纸面,则手指和腕就无法运转了。注意笔锋垂直是指运笔写第一个点画时应这样,即落笔写字起,而以后在书写过程中可前后左右的调整运动。 运腕,就是通过手腕的上下提按和左右起倒的灵活运动,使笔毫在纸上写出点画分明的线条。运腕不仅直接牵引着五指的运动,而且关系到字的好坏。因此,初学者都要学会运腕。首先要注意的是,写字必须以手腕运笔,而不可用手指运笔。手指运笔叫拨笔,而此种方法是写不好字的。笔管被五指执着不动,依靠手腕里发出力量使手活动。这样运腕用笔,手腕就要离开桌面,使之悬空着,不然手就无法活动。许多人写字时将手臂连腕紧贴桌面,这样腕就被固定了,写字时就只好用手去拨动笔管,而且笔尖的运动范围也非常之小,写二厘米左右的小楷还可勉强对付,写中楷、大楷以至再大的字时,就无能为力了。所以,讲究运笔首先需要练习悬腕法。 悬腕法,就是把腕、肘在内的整只右臂离开桌面而悬空,又称为悬肘法。运用此种方法可以左右前后地挥毫运笔,从而便于灵活转动和把力自然输送到笔端,使字更显得苍劲生动,笔力扎实。明代书画家徐渭曾在《论执管法》中说:古人贵悬腕者,以可尽力矣。同时可以不受墨迹未干的限制,适宜与写中、大楷或更大的。初学悬腕法时,手腕容易颤抖,书写也忽高忽低,或粗或细,感到手臂肌肉紧张,这都是正常的,只要坚持练习,经过一阶段后就会感到运用自如,自然轻松了。因为悬腕写字对于腕力的发挥,笔力的表现都极有益处。所以,初学者闯过此关,今后将受益无穷。元代书法家赵孟FU曾说:古人称下笔有千仞之势,此必高提手腕而后能之。 枕腕法,就是用左手背(或用竹、木为搁臂)似枕头那样垫在右手腕下面,这种方法只适宜于写小楷,实用价值不大。因为枕腕后就会阻碍腕力的运用发挥,也会增加腕部的摩擦,感到不便利。同时也失去了左手按纸及移纸的作用,因此要移动纸时,就要停下笔抽出左手,这样不仅减低速度,而且使字的笔势没有连续性,故此法不宜提倡。 提腕法,就是手腕提起,而肘部依然搁在桌上,它较适用于写中、小楷。此种方法由于肘部可以搁住桌子,较长时间的书写,手臂不易酸痛。但是因为肘部抵住桌面,限制了运笔的幅度和力度的输送,亦容易揩去墨迹未干的字。 运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熟练的,必须在不断地练习中才能掌握。开始时很可能腕不灵活,感觉很僵硬,这就要坚持练习。并且在休息时也可临空练习,将手腕左右不停在运动,同时这也是在练悬腕,此种方法初学者可以一试,效果较好。 三、身法 写字不仅要学会执笔法、腕法,而且要掌握正确的身法,即身体的姿势。书法的点画线条,虽然依靠的是执笔与运腕,而配合和贯注的应是全身的力气。写字姿势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写字的好坏,而且对身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身法有两种,一是坐势,一是立势。 坐势要求做到:两脚放平不翘起,腹背直起两肩平,头部端正不偏向,挺胸不抵桌子边。简而言之就是:头正、臂开、身直、足平。 头正,就是写字时头部要保持端正,不要歪斜,可略微向前一些,视线正了下笔就看得清楚,注意眼睛和纸面要保持一尺左右,太近了会损伤视力,太远了落笔看不清楚。 臂开,就是两臂自然开张,左手按纸,右手执笔。两肩要齐平,不要有高低倾斜,这样不仅能运笔自如,而且不会影响健康。 身直,就是身体要坐得正直,胸部要微微挺起,与桌沿要有二寸左右的距离。有些人写字时胸紧靠着桌沿,或是背弓起,身体弯曲,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姿势。 足平,就是两足要自然安放在地上,踏稳放平,不要交叉,翘二郎腿,要使身体保持安稳而不摇晃。 立势,是站着写字,这往往是写三、四寸以上的大字,或者更大的字。立势要求头俯、身躬、臂悬、足平。 头俯,就是头要略微低些,面向桌面,视线正直,便于落笔书写。 身躬,就是身体向前略作弯曲,与手臂的趋势相协调。如身体过于挺直,就会阻碍运笔书写。 臂悬,就是两臂悬肘向前,呈八字形,左手按纸,右手运笔时注意左右前后运转的灵活。 足平,就是两足自然张开,距离与肩部宽相等。右脚可稍向前伸,给右臂增强助力,即前人所说的力发乎腰其根在脚。 写字姿势总的要求是自然舒展,便于运笔挥毫。同时要注意平衡稳重,不要倾斜身子,这样不仅使身子失去重心,而且影响书写笔势。另外,也要防止过于拘谨紧张,使笔势难以展开。 四、笔法 元代书法家赵孟俯曾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清代康有为也曾讲过:书法之妙,全在运笔。可见笔法四书法中关键的技法。因此,是否理解并掌握用笔之法,不仅直接影响到是否入书法艺术的大门,而且直接影响到今后书法水平的高低。书法作为独特的传统艺术,其艺术的物化形态就是通过用笔来书写线条,结字造型的,正如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说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的。因此,历代书法家都十分强调用笔。凡是历代书法大师,他们在运笔上都具有精湛的水平和扎实的功夫。 那么,什么是用笔呢?用笔包括了下笔、行笔和收笔,这就要求充分利用笔毫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功能,使运锋铺毫首尾完善,气势流畅,笔力丰盈,使笔毫在顺逆相交,疾涩相顾,轻重相间的情况下运行,这就是用笔。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一定时期(甚至长时期)的反复练习,而且要勤于思考,分析运锋铺毫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即不同的用笔方法下,点画线条所产生的形态,从中找出一些艺术规律。我们常见有些人写字的时间不算很短,有的甚至有好几年了,看其字结构尚可,那是因为长时间的习写变得熟练了,但分析其点画线条却很少有几笔是符合要求的,不是偏锋,就是败笔。其原因就是没有理解和掌握用笔的艺术规律。唯其如此,赵孟俯才说用笔千古不易。 用笔,在整个书法艺术体系中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是很复杂的,清代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一书中曾说:书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总之,作字之法,先使腕灵笔活,凌空取势,沈著痛快,淋漓酣畅,纯任自然,不可思议。能将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此说较生动地介绍了用笔过程中的变化及要领。 现代用笔之法具体归纳如下: 中锋、偏锋 中锋又称正锋。沈尹默先生曾把笔法说为无非是笔笔中锋而已。虽强调得过头了点,但也更说明了中锋的重要性,此是书法入门关键的一步。中锋是在笔毫的正中,作书时将笔的正中之锋保持在笔画的中间,就能使点画圆满遒劲。这是因为笔在点画中间运行时,墨水顺笔尖均匀地自两面渗开,达于四面,点画就没有上轻下重或左轻右重等缺点,这样的线条就带有丰润圆劲,富有立体感的特点,这就从根本上符合书法的艺术要求。所以,中锋之法乃是书法的最基本笔法,为历代书法家所注重。东汉书法家蔡邕就曾说过: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其后如唐李世民则有: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说,颜真卿有屋漏痕说,柳公权有笔正说。宋代黄山谷也指出:王氏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耳。米芾在《群玉堂法帖》中也说:得笔,则虽细如须发亦圆;不得笔,虽粗如椽亦扁。可见中锋用笔是写好点画线条的根本方法,必然要求。初学者在起步时就要明确地认识这一点,并贯彻到实践中去。 偏锋又称侧锋,就是用笔时将笔偏于一侧,中锋也偏到笔画的一边,所以写出的点画一边光一边毛,一边浓一边枯,常呈锯齿形。这在初学书法者中是常见的,而这正是初学者之大忌。一开始学用偏锋写字,今后则很难写好字,更难入门。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讲偏锋是病态形的线条点画,不能发挥运笔的艺术功能。所以,初学者一定要力戒此弊。 那么,对偏锋是否全盘否定呢?在学习书法有了相当基础之后,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正确掌握了中锋运笔的前提下,在书法作品中偶尔用一、二笔偏锋,可以增加笔画的生动性。我们在王羲之、张旭、苏东坡、米芾、文征明、赵之谦等书法家的作品中也时常发现。但初学者切勿盲目地乱用此笔法。 藏锋、露锋 藏锋,具体地讲就是藏头护尾。即把笔锋藏在点画中间而不直接外露出来。藏头,就是指起笔,要横画直下,直画横下,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护尾,就是指收笔要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把笔锋最后护起来。藏锋的笔画给人以含蓄沉著,浑厚凝重之感。蔡邕曾在《九势》中说: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具体地讲,藏头是将笔尖逆落纸上,锋藏而行。护尾是将笔毫回收锋尖,只有这样,笔力才倾注字中。另外,藏锋还有二个作用,一是使笔毫铺开以利运笔。如果不是通过藏锋调正笔锋,那么笔锋就会绞作一团,无法铺展运动。二是使笔锋通过一折而取得动势,即蓄满笔力后在运毫,其原理就象踢足球时脚先要缩一缩,然后在踢出。打康乐球时枪棒先要缩一缩,再打出去一样,是符合力学原理的。 露锋,又称出锋,即不回收掩藏,这大多是用在一笔之末,指露出笔锋的收笔动作。写字时应以藏锋为主,露锋为辅。主要笔画用藏锋时,副笔可用露锋。藏锋中显示笔力骨气,露锋时要丰实遒劲。用露锋的字有生动活泼,挺拔潇洒之感,特别是行草中用的较多。因此,前人说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但初学者切勿乱用出锋,因多用了出锋,就会显得抛筋露骨,单薄枯弱。所以,初学者还是要在认真掌握藏锋的基础上在学露锋。 逆锋、顺锋 逆锋,就是落笔的笔锋朝运行相反的方向入纸,藏锋就是运用逆锋写出的。如写横画,原来应是顺着笔画向右而写,但用逆锋就是先向左运笔,然后在往右行。而到结尾收笔时,也是违反右行的方向,向左边收笔。又如写竖画,原来应是自上而下,即落笔后笔锋就应直下,而采用逆锋后就先由下朝上,然后在回锋到上继而向下。此种方法把笔锋痕迹裹藏在里面,使笔画有含蓄、饱满感,同时也为落笔后的行笔铺毫作好准备。而露锋起笔,顺笔锋前进,不再折回,或一笔画的最后末端不作回锋,而是顺逆直出,就是顺锋,顺锋有种飘逸流畅感。但顺锋不可露得太长,这样就会产生轻飘油滑感,要注意分寸。从某种意义上讲,顺锋、逆锋是露锋、藏锋的具体表现。 方笔、圆笔 方笔与圆笔是笔画的二种不同形态,一般来讲以有棱角者为方笔,无棱角者为圆笔。方笔是在点画线条的起止转折上,运用顿笔方折的方法形成棱角,即折以成方,给人以刚健挺拔、方正严谨之感,魏碑大多用此方法形成棱角分明,锋颖犀利的点画线条。此外如欧阳询、柳公权的楷书中,特别是在笔画的转折处也常用此方法。圆笔是在点画线条的起止转折上,运用提笔圆转的方法形成圆润之势,使之不露筋骨,内含浑厚遒劲,即转以成圆。初学者注意学方笔时,切勿将点画写得象刀切似的方整,这样就会变得僵硬。而学圆笔时,切勿将点画写得象鹅卵石似的光滑,这样就会变得油滑。要了解方笔与圆笔是不同的用笔方法所产生的形式。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缀法第二十一》中有段对方笔、圆笔的论述较生动,他说: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隶之法也。提笔婉而通,顿笔精而密,圆笔者萧散超逸,方笔者凝整沉著。提则筋劲,顿则血融,圆则用抽,方则用挈。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挈出之。康有为这段话不仅讲了方笔、圆笔的用笔方法,而且讲了各自的不同形态,初学者可作参考。另外,初学者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方笔、圆笔在一种字体中没有绝对的区分,既不可能绝对的方笔,也不可能绝对的圆笔,而是以谁为主。如颜真卿的楷书《勤礼碑》以圆笔为主,但偶尔也用方笔。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以方笔为主,但有时也用圆笔。 学会使用方笔、圆笔的运笔之法,先要对藏锋、露锋有较好的掌握,同时要充分运用腕的转动,因为无论是方笔的折,还是圆笔的转都是依靠腕来带动,切勿用手指拨与挑。方笔与圆笔是书法线条的基本表现形态,所以初学者要认真学好,打好这个根底后,今后就可根据字姿和字形的不同而交错运用,使字的点画线条,形体构造生动多姿,富有艺术趣味。但是要注意有机而自然地运用,即要协调,不要机械呆板地生搬硬套。 运笔方向 运笔的方向与五指执笔法密切相关,执笔中的压、钩、格、抵等就控制着左右纵横和最后进退的运动。笔的纵向运锋,就是指笔锋与纸面成垂直的关系,所有提笔、蹲笔、顿笔都是垂直方向的上下运动。笔的横向运动,是各种横向的延伸运笔,表现在用笔上就有抢笔、行笔、挫笔、衄笔、翻笔、绞笔等。概括地讲笔的纵向运动是指提按,而提按要注意轻重相宜,笔的横向运动是指伸展,而伸展要注意粗细变化。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辨按尤当于起笔处,辨提尤当于止笔处。又说:书家于提、按二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 用笔技法 书法中的线条点画都有不同的姿态和形式,要准确而生动地书写出这些线条点画,就要依靠相应的用笔技法,即把整个运笔过程分解为一个个不同的动作,只有这样才能万毫齐力,点画优美,线条丰满。 提笔,笔锋在书写点画时不可能一样粗细,当点画要求变细时毛笔就要提起。因此,提与顿是相对而言的,互为依存的。提笔大多用于横画的中间及字的转折连接处、露锋出锋时。即前人所说:密处险处用提。注意提不要过虚、过细。 顿笔,线条点画要求变粗变特出时,用力下按,所谓力透纸背者为顿。字的收笔处或转折处常用顿笔,其顿的力度大于蹲笔与驻笔。在书写过程中提与顿时常交错使用,有时提在前、顿在后,有时是先顿后提,所以要注意协调性,提按顿笔在行草中交互使用更是密切,正是由于提与顿的交互使用才形成了点画线条的轻重粗细变化。而在楷书中,提顿表现是很明显的,如一横与一竖就是两头都用提顿法。顿笔用的好,可使点画坚实有力,笔力充盈,但不要顿的太重,形成墨团。 蹲笔,运笔方法象顿笔,但按下力度可轻些。在点画的轻重粗细之间有一个过渡性的动作,即是用蹲笔法,所以唐张怀灌在用笔中说蹲笔是: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蹲笔和顿笔常用于笔画的转换过渡处。因此,起着调节换笔的作用。 驻笔,用笔力量小于顿与蹲。是用于上一个运笔动作结束,下一个运笔动作开始,为时很短的转换间隙,即稍停,力到纸面即可。这样驻笔一下,是为了准备下个笔势的开展。如横划的起笔、收笔之前都要顿,在顿之前先要稍停驻一下笔,然后再铺毫按顿。其它如转折处顿笔前,捺笔顿笔出捺前都要驻笔,以蓄势为顿笔作先导。清蒋和曾说:驻,不可顿,不可蹲,而行笔又疾不得,住不得,迟涩审顾则为驻。 衄笔,即是运笔时既下行又往上,在写钩和点时,原来顿笔后挫锋下行的笔,突然地又逆转而上,即为衄笔。由于衄笔取逆势,增加了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充实加强了笔力,使点画线条更加苍劲。如颜真卿的楷书多鹅头钩,就是把钩衄回到一个鹅头形的势态后,再出钩。 挫笔,就是运笔时突然停住,以改变方向的笔势,大都是在转角处,先顿笔,然后把笔略提起,使笔锋转动,从而变换方向。可见挫笔就是顿笔后又有一个微小位置移动,使笔法表现的更加完美,以弥补顿按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写钩或转折处,顿按完笔后还不足完成笔姿,这时把笔锋微微提起挫动一下,既可作调整,又可作转换笔势以利于行笔。注意挫锋要有分寸,过分则做作,太微小又不便表现笔姿和转换运笔。 抢笔,是指提笔入纸时,空中先落笔起势,或提笔离纸时在空中的回力动作。抢笔与折笔有相似之处,但折笔速度慢,而抢笔是快速的瞬间动作。如写横时,一般在起笔处先竖下再折笔向上,即横画直落笔,向右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内折线,而采用抢笔时,即可临空作成这一折笔动作,而后迅速落纸,即虚抢。写行草时,行笔较快,运转幅度增大,就可用抢笔起笔或收笔。 转笔,有二层含义,一是与折笔相对而言,圆笔多用之。即写字运笔时左右圆转运行,在点画中行动时,是一线连续又略带停顿,连断之间似可分又不可分。所以,汉蔡邕在《九势》中说: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这样运笔写出的线条点画浑而厚实。二是指字中转角屈折之处,用圆转法写之成圆势。注意圆转的时候,运笔不要太慢,形成臃肿之病。 折笔,是对转笔而言,方笔多用此法。折笔时笔锋从阳面翻向阴面,即方笔用翻,从而显出棱角方正,以折笔这一动作来带出方势。折笔的速度要比转笔快些,这样才形成方劲刚健,痛快遒劲之势。 五、用笔提要 以上所说的一些用笔技法,作为初学者来讲要反复学习,深入领会才能掌握,因此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即不能在短期将用笔技法全部熟练掌握,而是需要相应的一个阶段,有时往往方法理解了,但写时表现不出,运笔不能得心应手,这是由于缺少基本功的原因。作为初学,提、顿、转、折这四中笔法应力求掌握,要下些苦功,因为这四个运笔技法直接关系到点画线条的成形,所以要努力闯过这一关。 用笔是重要的书法元素,而用笔的要求严格而复杂,但只要认真思考,其中还是有规律可寻的。现提要如下: 坚持中锋 画中有线 有些初学者在写第一、二笔时尚能坚持中锋,但以后笔画就容易出现偏锋,因为第三、四甚至八、九笔后,运动的提按起伏变化多了,就难以控制再中锋运行,而是将笔锋偏离一边,产生了用笔上的混乱,出现了许多败笔。这就需要用笔的基本功扎实,认真学习各种用笔技法,如提按顿挫,方笔圆笔等。同时每写一笔时都要交代清楚,切勿拖泥带水,即通过不断地运笔来使笔锋始终居于点画线条的中间,做到画中有线,使笔画线条圆浑扎实,生动有力,而不是枯瘦扁平的。 分解点画 循序渐进 点画有八种基本形态,即点、横、撇、捺、钩、挑、竖、折,而这些点画又有各自不同的书写要求与表现形态。初学者应逐个掌握,即把这八种基本笔画分解为二个一组或三个一组的单元,重点突破,逐步掌握,这样学习效果比较好。具体地讲就是一个时期专学一点一画,下个时期再专学竖、撇,渐次掌握,这样抓住个别,容易入门。而有些初学者却八种基本点画一起写,往往顾此失彼,写来写去,八个基本点画一个也未写好,不符合要求,这样欲速则不达。还不如分解点画,循序渐进为好。 宁慢勿快 切勿多描 运笔时要慢些,特别是初学者更要笔笔认真,缓慢行笔,不要一笔带过,只求速度,不讲效果。因为,运笔慢些可以使笔画写的特别完美,而不是草率了事。有些初学者为了追求所谓的气势,信笔疾书,粗野不堪,点画破碎,如前人所说的是恶札。而且气势也并不全靠写得快写出的,这里有运笔转折,铺毫收锋及气韵气息之组合,不是初学者所能达到的。同时,有些初学者看碑帖上的字体点画写得很优美,而自己写时往往写不象,于是就边写边描,修修补补,只求形似,不求神似,这样就养成了描改的坏习惯,严重影响自己的进步。其实只要运笔方法对头,就是一下子达不到点画完美的程度也不要紧,只要坚持练习,就会熟能生巧,做到貌合神合。 六、永字八法 楷书用笔概括起来讲有八个基本点画,而永字正好概括了这一笔法,所以称为永字八法。它比较具体扼要地说明了楷书点画用笔和组织方法。因此,历来受到书法家们的重视,成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永字共有侧、勒、弩、趯、策、掠、啄、磔。 侧 即是点。象鸟儿翻然侧下。写点的要求是逆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笔。具体写法是:逆锋向左上角起笔,折笔向右作顿,围转向上右下行,略驻后稍提笔,向左上方回锋略驻,向左出锋。晋卫夫人《笔阵图》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就是说点要有气势,以带动下面笔画。 勒 即是平横。象用缰绳勒马。写横画时要求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横拖。具体写法是:逆笔起势,衄落成横画直落笔,提起运笔(注意中锋),至收笔时向右下顿挫,回锋向左提笔收锋。晋卫夫人《笔阵图》说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就是要求横的二头不仅要有气势力度,中间也要扎实,切勿一笔带过而已。 弩 即是竖。状如挽弓之用力。写竖画时要求于直中见曲势,不应呆板僵直。具体写法是:逆锋落笔向右斜势顿挫,转锋向下力行,顿笔向左上回锋,微呈露珠状即收笔。前人说:弩笔者抢锋逆上顿挫为退涩,弩锋下行里峻疾。 趯 即是钩。象人踢脚,其力全在脚尖。写钩时,要求驻锋提笔,突然(果断)出钩,力集于笔尖。具体写法是:运笔至钩处,轻顿回锋,转笔向上,挫锋蓄势,向左提出成钩,注意钩要平出切勿向上翘。宋陈思《书苑菁华》说:趯须蹲锋,得势而出,出则而收。 策 即是提(仰横),亦称挑。象用鞭子策马。作仰横时,要求仰笔趯锋,用力在发笔,得力在画末。具体写法是:逆锋起笔,转笔向下,顿挫后提笔向右上角挑出。注意策是短笔,虽丰满而不要臃肿。 掠 即是长撇。象梳掠长发。写长撇时要求起笔同直画一样逆锋取势,出锋要丰厚饱满,力送到底。不要一往不收,犯轻飘不稳之病。具体写法是:逆锋向左上起笔,然后向右下作顿,转锋向左下力行撇出,要缓而沉稳,切勿太快撇出,象鼠尾巴。应法在涩而动,意欲畅而婉。 啄 即是短撇。象鸟儿啄食。写短撇时,要求落笔左出,快而峻利。具体写法是起笔笔锋转,逆向右下作顿,转锋向左下力行,迅疾锋利撇出。 磔 即是捺。象用刀子划肉。写捺笔时要求逆锋轻落笔,转锋铺毫缓行,至末收锋,重在含蓄。具体写法是:逆锋起笔,轻转向下徐行,笔势展开,至下半截开始逐步铺毫,至捺出时稍驻,再提笔捺出。 七、点画八病 在书法学习中,由于基本点画没有学好,运笔规律没有掌握,常常写出各种不同病态的点画,概括地讲共有八种,即李溥光在《雪庵八法》中所说的:牛头、鼠尾、蜂腰、鹤膝、竹节、棱角、折木、柴担。 牛头 即是作点时用力太大,或笔没有提按,从而使锋角显露而又臃肿。有的人将起笔写的粗而大也是此病。 要克服八病,就要认真分析自己运笔的不足,何以导致?同时,要刻苦练习永字八法,掌握基本运笔方法,使点画线条写得圆满浑厚,符合书法艺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