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是技法、情感、个性的混合体,是书法家思想、意趣、学养等方面的彰显。偏工易就,尽善难求,一个人格鄙俗、精神境界平庸而又了无思想的人断不能进行书法创作。书法在我们民族数千年的文化遗产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并赋予追求她的人虚静、笃恭、至思、养性,可谓:艺术是生命和人格的表白。 人类的祖先群聚而居,在共同的劳动中,为了交流思想产生了语言,由于语言受到时间和距离的限制,不能流传,于是人们就利用绳结和楔木来记事。随着人类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采,靠用绳结和楔木记事已难以胜任,于是就产生了最初的文字。字要写的迅速、正确,而且字型美观、漂亮,个性鲜明,有观赏价值,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即透过文字本身能够凸现出书法语言和书法内涵,于是,这就涉及到了书法。 创作一幅书法作品,看似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其实,这需要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古人云,山积而高,泽积而长。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或者说,得鸟者,罗之一目;罗之一目,不可得鸟者,也是这个道理。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章法是切入点,结构是突破口、线条是落脚点,有的恣肆劲健,波涛汹涌;有的饱蘸激情,浪花四溅;有的气 运通达,别有真趣;有的清新俊逸,淡雅朴实,风格上的不同皆因创作者不同。阅历的厚薄、涵养的高低、功底的深浅以及对书写技法掌握和理解的多少等诸多要素都将决定创作者的水平和灵感,决定着作品的价值和地位。创作,痛苦并幸福着,正所谓阅书百纸尽,落笔四座惊,并非有了好墨、好笔、好纸就能创作,当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条件又是不可或缺的。 虚实相生,无出处皆成妙境,有墨是字,无墨亦是字,做人也如此,云止水中,动寂适宜。过分的修饰,可能有损自然,显得做作;过分的雕琢,可能有损个性,显得俗气;过分的夸张,可能有损和谐,显得不伦不类。不可浓艳,不可枯寂。居鲜花、掌声、美誉中能嘉言懿行,敏事慎言,既为有墨之处,实也;居挫折、失意、迷茫时,能见贤思齐,气若幽兰,既为无墨之处,虚也。如此,方能渐入佳境,高情远志。作书做到挥毫列锦绡,落纸布云烟,乃上品;做人做到养浩然正气,八风吹不动,乃真人。书也,无往不收,无垂不缩,人也,格超梅上,品在竹间。 德高才厚性谦和,见博识广味自淳。做人求人品,写字说书品,君子以德为邻,崇德尚贤,其实,这无疑是在涤净情怀,练就字外功。书法中的法人人都可以从勤奋学习中来获得,但一个人的德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学习就能得到的,它需要长期修炼。所以从某种角度讲,德比法更重要,德是法的立足之本,有如这方面的事例亦不胜枚举,享誉古今的精品均是德与法有机融合,辨证统一的结果,学书与做人一样,应先立德, 德好法备则人品、书品自然为人所称道。凡学书法的人都在不断追求字的用笔,结构,线条和布局等方面与法紧密相关的内容时更不能忘记与人为善、以德为邻、乐于助人、积极奉献等德行方面的修养,也只有如此,学习书法的路子才会越来越宽,越来越活,其所能达到的意境也会越来越高。为人谦和儒雅,诚实厚道,敬业乐群的人,其作品才会端庄朴厚,俊逸豪迈,给人以真挚而又蕴涵深刻的感觉。高尚的人格,宁静的心境,不凡的谈吐等综合素养方面的真实流露,来自于作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交八方友的结果,只有不图名利,静守淡泊,在学习书法的自我怡悦和陶冶性灵当中,处处体现和时时品着人们内心深处所深藏的那种真态,再现了道法自然为归旨的本意,当然那些沽名钓誉,矫揉造作,盛气凌人,惟我独尊的人是不可企及的。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们写的字应该美观大方,能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人民警察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我们既要握好枪,又要拿好笔,用枪去保卫国家、保护人民;用笔去书写公正,书写精神。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离不了枪,也缺少不了笔,只有枪和笔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我们才能持续不断地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立即行动起来,不要在等待,现在我们就从人字写起! 一生清风明月,四壁名砚法书。书法艺术能使你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使你在艺术的海洋里尽情地徜徉、放怀,你也会因此感知,人生更加细腻和快乐的一面。 |